不知多久沒去動物園了,印象中,到動物園就是帶著小孩看大象、獅子…等等野生動物。
今天(99.10.17)「與自然作朋友」林志謀老師安排不一樣的動物園之旅,首先林老師介紹動物園生態系統屬雪山山系,與南港較相似;而內湖的生態系屬陽明山系,故內湖山區常見到的野鴨椿,南港沒有。
接著行走蕨類步道,入口的山蘇花(巢蕨)是大家耳熟能詳的,鐵角蕨科的巢蕨台灣有三種:巢蕨、台灣巢蕨、南洋巢蕨,郭城孟的蕨類入門介紹,巢蕨孢膜長度為葉寬三分之二以上,其餘二種為葉寬二分之一以下,但當日看到同一棵山蘇,葉面上的孢膜有二分之一也有三分之二,讓我們不知所措。其次是水龍骨科的崖薑蕨,他與山蘇一樣具有腐質葉及雨水蒐集裝置,其粗大密生鱗片的塊莖具有藥用,而園區的觀音座蓮特別大,原來它是「蘭嶼觀音座蓮」。
走出蕨類步道就是台灣野生動物園區,來到動物園,免不了看看動物,石虎、棕簑貓、水獺、台灣山洋等動物,仍然讓大家回到帶小孩看動物的年青時代,最讓人驚奇的是走道旁竟然長出難得看見的松葉蕨。

生態走廊是今天的要角,雖然天氣不佳,我最喜歡的昆蟲出現不多,但仍然有經驚喜:
1. 寄生蜂幼蟲由被寄生的蟲體一隻隻跑出來,然後全部垂掉至絲末端化蛹。
2. 白波紋小灰蝶的幼蟲,躲在花苞裡,林老師把它找出來。
3. 喜歡吃薑科葉片的四紋象鼻蟲。
4. 以莧草科牛膝屬為食的妳棘緣椿象。
5. 色彩鮮豔的米字長盾椿象,它與另一種琉璃星盾椿象非常相似,需仔細比對。
6. 停棲時會旋轉的基紋桑舞蛾。
7. 長的很奇特的缺口姬尺蛾幼蟲
結束生態走廊自由活動,與幾位同學進入蝴蝶館,館內介紹蝴蝶生活史、蝴蝶標本,但最讓我興奮的是夢寐以求的枯葉蝶,因行走步道千百回,不曾拍到它。總之,生態走廊以成為我拍攝昆蟲的另一途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