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入冬的台北,難得遇見陽光露臉,真是爬山的好日子,揹起相機、騎上可愛的小摺,前往那最熟悉的步道。
蟑螂雖是昆蟲之一,但因其是家裡不受歡迎之客,過去爬山看到它皆予以忽略,唯今天這隻烏來森蠊若蟲,背部有二條黃斑條紋,還瞞可愛的,所以給它一次露臉機會;步到旁菜園的塑膠網上,有隻紫線黃舟蛾,它不常見,其幼蟲與山黃蔴黃舟蛾同樣以山黃蔴為食。
在這秋冬季節,步道上常見紅圓翅鍬形蟲漫步,它那桃紅色的翅鞘,人見人愛;台灣大螳螂(綠色型)在菜園內,轉動著頭部尋找獵物;野蠶蛾幼蟲就在其食草-小葉桑上休息,很像一坨鳥糞。
行至鞍部旁的土地公廟,其牆壁上有隻青斑鳳蝶終齡幼蟲,已吐絲把自己頸部束起準備化蛹,其旁邊不知那隻昆蟲產卵,其整齊排列著,真讓人懷疑其屁股是否長眼睛。
過去總認為蠟蟬不會叫,惟最近看了一本書-回不去的伊甸園,書內介紹;將蠟蟬裝在玻璃試管,把玻璃試管貼近耳朵,可聽見其鳴叫聲,有機會可試驗一下。